近年,不少有意置業或租樓的消費者傾向透過網上資訊平台尋找心儀單位,他們的著眼點多以樓價、物業地點和生活配套為主,忽略了一些更為重要的物業資料,如物業的產權負擔或用途限制等。倘若選擇不經地產代理而自行交易,所蒙受的風險可能更高。
地產代理監管局(「監管局」)不時出版不同題材的小冊子,除了提升消費者對物業交易的認識之外,也會製作刊物加強地產代理對各種指引及規例的認知,藉此提升地產代理的專業水平,同時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因應疫情發展及公共衞生的情況,地產代理監管局(「監管局」)在2020年8月為地產代理擬備了一個條款範本,以供地產代理參考。倘若物業賣方或買方客戶關注 2019 冠狀病毒病對其物業交易可能造成影響,地產代理可建議其客戶在臨時買賣協議(「臨約」)中加入該條款。
疫情嚴峻之下,大家都減少外出與人會面,不少放盤搵樓都轉陣到網上平台。能夠足不出戶取得物業資訊固然方便,但不論是想買樓或租樓,都要切記不可只依賴單一資訊便作出決定,網上廣告花多眼亂,消費者應多作比較,並多加留意當中細節。
倘若有關物業涉及遺產分配協議及/或無償轉讓契,地產代理在與客戶訂立臨時買賣合約(「臨約」)之前,必須告知客戶有關事實,並應建議客戶尋求獨立的法律意見,否則有機會被地產代理監管局紀律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