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价高企,令市场除涌现迷你新盘单位外,连带商场也出现不少拆细出售的劏场,售价低至百余万元,吸引买家入市。笔者要提醒市民,购买这类物业不应只看银码。
监管局也有接获关于地产代理参与拆售商场的投诉,涉及提供不准确的物业面积、误导买家可取得一定按揭贷款等。其实,不少劏场是以楼花形式出售,难单凭销售宣传上所提供的面积资料,确定铺位是否实用,临时买卖合约条款较复杂,买家要细心阅读才可签署,或找律师帮忙。
此外,商场劏铺可承造按揭成数较低,估价可能不足;近期有报道指零售市道淡静,过去亦有劏场出租率极低的新闻,买家在作出购买决定前,须衡量资金周转及负担能力。
曾有市民只是外出买餸,却糊里糊涂买了劏铺,签约后才后悔。其实,无论作任何投资,都应事前做功课,要计算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应被银码或销售宣传所吸引,否则随时得不偿失。
作者为地产代理监管局行政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