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监局语:购买境外物业 先考虑五大考究要点(续)

2022-09-23

为让消费者了解购买香港境外物业所涉及的风险和注意的事项,笔者上回已提及其中三大考究要点,包括:置业地点、选择物业及购买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为大家讲述余下两点,相信亦是最多人关注,分别是融资安排和投资回报。

融资安排
考究完上期文章提及的准备工作后,来到第四步便要考虑如何付款。由于购买物业涉及大笔金额,而不同地区的法规与本港有所不同,市民不应把在香港置业的经验和心态,直接套用到外地置业的流程上。

消费者需要留意当地财务机构对境外买家申请按揭的要求、限制及相关法例。另外,有关融资安排,即买家在付款前须注意发展商的指定付款方法,及相关订金该在甚么情况下发放给发展商,有否其他特别或隐藏收费等等,消费者都需要多加留意。

投资回报
最后,就是要考虑物业的回报。消费者或会被一些宣传单张或广告中提到的回报而被吸引,除了要了解清楚当地物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外,大家也要考究当中的细节,例如当地政府对境外投资者或非当地居民的资金流动限制,包括外汇管制、以及物业涉及的税制(如物业增值税、利得税和遗产税)等。

此外,作为境外买家,如有计划他日转售物业,也要留意当中涉及的成本,如需要缴付的税项、专业费用、代理佣金等等,以及其他相关限制,当然不可以不详细研究当地市场的二手交投数据。

仔细分析内容真确性
至于发展商能否按承诺兑现投资回报保证,以至该保证是否受到当地法律保障,租金收入会否如宣传一样等等? 消费者在接收信息时,要仔细分析内容的真确性,特别是面对标榜保证租金回报或提供其他优惠的境外物业时,更要加倍小心细阅当中的细节,较理想的做法是咨询当地专业人士或寻求独立法律意见,以策万全。

笔者再三提醒消费者,网上信息花多眼乱,在决定购买境外物业前,除了紧记监管局的宣传口号「境外楼花买唔买?计过风险先好买!」之外,亦要记得做好功课,不应仅仅依赖中介公司或卖方所提供的文件数据便匆匆作出购买的决定。

韩婉萍
地产代理监管局行政总裁

刊载于「明报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