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最多人談論的體育活動,一定是剛剛完結的世界盃了。筆者不算特別認識足球,但世界盃比賽相信不少人都有看過。其實,在球場上的激烈競爭,和在商業社會上一樣,分秒必爭,講求團隊合作,當中不少道理實在值得地產代理借鏡。
租賃物業所涉及的金額雖然遠較買賣為少,但不論是尋找租盤或放租,筆者都建議市民,最好委託持牌地產代理來處理。因為持牌地產代理對樓宇交易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加上受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規管,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保障。
地產代理監管局成立25年,回顧過去四分一世紀,本港的物業指數及地產代理持牌人數均錄得顯著升幅。雖然近年受新冠疫情及環球經濟所影響,地產代理行業面對不少變化和挑戰,但只要大家抱着正面的態度靈活應對,物業市場仍然會是香港經濟重要支柱之一。
基層租客的利益一向受到公眾關注。政府為緩解劏房戶的困境,推出規管分間單位住宅租賃的《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下稱《條例》)第IVA部,並已於今年1月22日生效。地監局亦發出相關執業通告,讓地產代理在處理有關租賃時依循。
鑑於新冠疫情反覆,近期傳媒報道二手物業成交波動,亦有一些一手樓的「撻訂」消息,加上外圍經濟及加息影響之下,物業準買家在作出購買決定前,宜預留充裕的首期,並仔細評估自身的按揭還款能力,才簽約繳付訂金。
規管分間單位住宅租賃的《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條例》)第IVA部已於2022年1月22日生效,而地監局亦已發出相關的執業通告讓地產代理在處理有關租賃時跟從,並於同日生效。
近年不少市民鍾情購買境外物業,惟「隔山買牛」存在一定風險,尤其是未建成的樓花項目。現時資訊科技發達,消費者容易透過不同渠道收到各種各樣有關境外置業的宣傳,但當中的資料及來源均五花八門,準買家在決定購買之前,必須小心求證,切勿心急行事,倚賴單一廣告或網上資訊。
近年,不少港人有興趣境外置業,加上現時資訊發達,消費者能透過不同渠道或社交媒體取得境外物業的各種資訊,消費者或會被宣傳物品上的資料所吸引而作出購買決定。雖然不少消費者都明白「隔山買牛」存在一定風險,惟部分買家或會心存僥倖,未經細心考慮便作出購買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