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供應有限,發展商為求覓得心儀地段,有時候會選擇收購舊樓重建發展。最近就有傳媒報道,近期收購舊樓市場回復熱鬧,有地產代理協助發展商收購一些具重建價值的舊樓,而最近筆者工作的地監局亦有收到一些公眾人士及傳媒就地產代理處理這些舊樓收購事宜的查詢。
由於物業交易往往涉及龐大的金額,有可能被不法之徒利用清洗黑錢,甚至被恐怖分子用作資金籌集的渠道。因此,地產代理監管局早於2000年開始,已發出過不同的相關執業通告,提醒地產代理在處理物業交易時要提高警覺,除了要遵從地監局訂定的備存記錄規定和內部監控程序外,也應舉報可疑交易。
處理境外物業的銷售絕不容易,與香港熟悉的本地物業交易可以有很大差異。最近監管局就向持牌地產代理發出一系列新指引,為求使他們向消費者提供更佳服務。事實上,購買境外物業有一定風險,筆者認為最好還是透過持牌地產代理購買,起碼他們受到監管,買家有一定的保障。
在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支持下,地產代理監管局今年得以和內地監管機構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簽署兩地地產代理專業資格互認的續約協議,成功舉辦了第二期的訓練課程及考試,讓兩地規管機構能更緊密合作和溝通,兩地從業員更互相了解和融合。
地產代理監管局剛於本月初慶祝成立20周年,原來一轉眼間,香港的地產代理規管制度,已走過了一段不短的日子。行業由最初的「無王管」狀態,逐漸變得有規範和水準,雖然仍有些違規問題,但整體狀況比以前大有改善。筆者最近觀賞局方舉辦的微電影比賽作品,就看到了行業的正面前景,深信未來地產代理的專業水平必可繼續提升,而公眾對於地產代理的信心亦會進一步提高。
今年多個新樓盤銷情暢旺,即使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出招」遏抑樓市,似乎亦無礙市民「上車」的意欲。發展商更各出奇謀,推出林林總總的按揭貸款計劃作招徠,部份計劃更聲稱無須通過銀行壓力測試或提交入息證明等,這無疑吸引買家入市,但其中的風險亦不容輕視。
近期樓市氣氛熾熱,不少新盤銷情暢旺。地產代理在一手樓盤銷售處的秩序及操守,同樣備受社會關注。消費者委員會近日就一手住宅物業的銷售情況發表報告,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對此表示歡迎。筆者希望再次提醒地產代理,在促成交易的同時,必須遵守有關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條例及指引,以保障消費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