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寸金尺土,住宅樓價及租金不斷上升,因此新聞不時有報道,一些業主將本來屬於工業或商業用途的物業,包裝成住宅一樣放租,但其實每個物業的法定用途都於「入伙紙」(亦即「佔用許可証」)內訂明,違反用途的後果是很嚴重。
最近筆者聽同事說,街上出現不少貌似十來歲的年輕人,為地產代理公司派發傳單。其實每年暑假,筆者都一再提醒年輕人,假如替地產代理公司做暑期工或兼職,必須小心避免成為非法無牌代理。
樓市聚焦一手,個別地產代理為爭生意,聲言提供「回佣」招攬客人,也有買家主動向代理要求「回佣」。筆者明白提供優惠促銷及爭取折扣兩種行為都無可厚非,但導致雙方互相指摘,甚至不歡而散,便不值了。
不論公司規模大小,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管治及健全的運作制度,除能增強客戶對公司的信心,亦有助建立形象,贏取市場口碑,為業務發展舖路;宏觀來說,更能提高行業整體水平,實是締造多贏的良方。監管局就剛剛推出一份新執業通告,推動地產代理公司有效控制其業務及確保前線代理守法循規。
持牌地產代理對物業交易擁有一定專業知識,其執業及操守亦受到地產代理監管局規管;如市民選擇自行放盤或搵樓,直接與業主或買家(或租客)聯絡,則有機會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在巴士車廂內的電視,近期播放兩段有關買賣物業的短片,提醒市民在買賣或租賃物業時要分外小心。該兩段短片分別名為:「為免買賣有爭拗、持牌代理更可靠」及「臨約簽前填清楚、漏空必定損失多」,並印製相關小冊子,提醒消費者勿委託無牌地產代理,及在交易時,勿簽署漏空重要條款的臨時買賣合約。
筆者早前出席一間地產代理公司的專業進修學院開幕儀式,替他們感到高興之餘,也著實希望業界更落力支持旗下代理進修,令整體專業水平得以提升。作為帶領及驅動業界的監管局,最近剛推出新鼓勵措施,希望令更多代理積極進修,最終有機會成為「金章代理」。
一直以來,地產代理監管局都非常重視地產代理在參與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的操守,由於新盤銷售成市場焦點,局方今年會全面加強有關工作,除強化巡查,也會透過不同層面工作,務求令代理在參與新盤銷售時,秩序及操守均符合規矩。
作為負責任的地產代理公司,要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提升員工專業水平和公司形象。因此,公司應推行有效的內部管理及監控措施。宏觀來看,地產代理公司實行良好企業管治,亦可推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