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传媒报道楼价有下滑趋势,个别屋苑单位以低价成交,笔者虽无法估计楼价走势如何,但想提醒一下消费者,即使看见价格合心水的单位,在决定买入前也要小心计算自己的负担能力,尤其应先了解一下能否获得足够的按揭贷款。
新一年开始,祝读者新年进步、身体健康,楼市有成交,地产代理越做越专业,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为了教育大众,局方推出新电视宣传短片,希望提醒准备租楼住的市民,在签订租约前要注意什么要项。
不论作为地产代理新鲜人,还是现职代理,大家都应为成就事业而持续发展,充分掌握法规上及行内的最新资讯,以维持竞争力。同时,配备更领先的知识和技巧,也有助改善事业前景。
上文提到监管局即将为住宅租赁推出一系列消费者教育,当中,除了提醒租客不少注意事项之外,我们也会提醒业主一些要留意的地方。举例说,业主必须留意,不应基于性别、婚姻状况、怀孕、残疾、家庭岗位及种族而指定将单位仅租予或不租予某类人士,否则便有可能触犯香港的反歧视条例,而协助业主执行这些指示的地产代理,亦有可能同样违法。
楼市波动或前景不明朗下,不少人选择租楼居住,而地产代理不时会协助业主及租客订立租约。虽然租楼所花的金额比置业少,但过程中要留意的地方也很多,过去局方也接获一些关于租赁的投诉。因此,局方刚发出一份有关地产代理填写租约的执业通告,希望能减少代理与租客或业主间在这方面的纠纷。
近期有报导提及车位热卖,虽然有些车位的呎价比住宅更贵,但车位供不应求,加上总价比买住宅低,吸引不少投资者购入,部分成交价可能比楼价更高,甚至有「摸货」短炒成交出现。笔者无意评价目前车位市况,但希望提醒消费者买车位也要小心,否则有可能「买非所用」。
作为一个监管机构,笔者一向认为,防患于未然比事后救火更为重要。除了对违规者作出惩罚之外,教育是执法者另一个样很重要的工具。因此,对于地产代理业界,必须提高他们对于违规事项的警觉性,才能长远改善业界的违规情况。
监管局上周刚举办了一场「精明置业系列:如何做个精明一手楼买家」的公开讲座,笔者有幸听到数位嘉宾讲者的精彩分享,可说是得益不少。席间笔者也向参与的二百多位观众分享个人购买一手楼的经历,在这里也和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