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首篇文章,笔者先向读者拜年,祝一众置业人士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而地产代理则有如灵猴般聪敏灵活、足智多谋,能够凭着过人的竞争力,克服挑战,即使市静也能突破重围。
去年物业交投明显降温,当中以二手住宅物业最受影响,不少地产代理都投向新盘或其他物业的买卖工作。一些地产代理公司会派出大量员工到一手楼盘销售处向途人派传单或推销,当中有部分可能是未领有有效牌照的见习生。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存在风险,因为根据法例,他们是不可以从事地产代理工作的。
近期不少传媒报道楼价有下滑趋势,个别屋苑单位以低价成交,笔者虽无法估计楼价走势如何,但想提醒一下消费者,即使看见价格合心水的单位,在决定买入前也要小心计算自己的负担能力,尤其应先了解一下能否获得足够的按揭贷款。
新一年开始,祝读者新年进步、身体健康,楼市有成交,地产代理越做越专业,消费者越来越精明!为了教育大众,局方推出新电视宣传短片,希望提醒准备租楼住的市民,在签订租约前要注意什么要项。
不论作为地产代理新鲜人,还是现职代理,大家都应为成就事业而持续发展,充分掌握法规上及行内的最新资讯,以维持竞争力。同时,配备更领先的知识和技巧,也有助改善事业前景。
上文提到监管局即将为住宅租赁推出一系列消费者教育,当中,除了提醒租客不少注意事项之外,我们也会提醒业主一些要留意的地方。举例说,业主必须留意,不应基于性别、婚姻状况、怀孕、残疾、家庭岗位及种族而指定将单位仅租予或不租予某类人士,否则便有可能触犯香港的反歧视条例,而协助业主执行这些指示的地产代理,亦有可能同样违法。
楼市波动或前景不明朗下,不少人选择租楼居住,而地产代理不时会协助业主及租客订立租约。虽然租楼所花的金额比置业少,但过程中要留意的地方也很多,过去局方也接获一些关于租赁的投诉。因此,局方刚发出一份有关地产代理填写租约的执业通告,希望能减少代理与租客或业主间在这方面的纠纷。
近期有报导提及车位热卖,虽然有些车位的呎价比住宅更贵,但车位供不应求,加上总价比买住宅低,吸引不少投资者购入,部分成交价可能比楼价更高,甚至有「摸货」短炒成交出现。笔者无意评价目前车位市况,但希望提醒消费者买车位也要小心,否则有可能「买非所用」。
作为一个监管机构,笔者一向认为,防患于未然比事后救火更为重要。除了对违规者作出惩罚之外,教育是执法者另一个样很重要的工具。因此,对于地产代理业界,必须提高他们对于违规事项的警觉性,才能长远改善业界的违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