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內地學生在一宗涉及透過無牌地產代理租賃香港物業的懷疑騙案中蒙受金錢損失,筆者任職的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對此十分關注。筆者希望再三提醒消費者要提高警覺,尤其是對香港住屋和租賃情況不太熟悉的來港人士,應委託持牌地產代理進行物業交易,為其權益帶來更佳保障。
近年政府積極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及質素,處理劏房租賃亦是政府目前的重點議題之一。隨着劏房租務管制的法例已於2022年生效,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亦加強向持牌地產代理宣傳他們在處理劏房租賃時的主要職責,並推動業界承諾以良好作業模式處理劏房租賃,以保障劏房戶的權益。
上星期有一名地產代理涉嫌在追討佣金的過程中,因為在未經客戶的同意下披露其個人資料,因而被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起訴。筆者希望藉此提醒一眾地產代理從業員,必須慎重處理客戶的個人資料,即使因金錢糾紛而需要向客戶追討欠款,也必須循合法途徑行事,任何違法行為均會損害業界的專業形象。
近年不少香港人喜歡在內地或境外置業,而隨着近期日圓滙率下跌,也有不少投資者考慮趁機在日本置業;然而,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境外置業涉及的風險更大,尤其是購買未建成物業的話,更要加倍小心。
繼去年第一宗地產代理因觸犯《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而罪成被判入獄後,今年4月中再有第二宗地產代理因觸犯《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而被檢控,被告在庭上認罪,法庭將在6月中作出裁決。對此,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會作出嚴肅跟進,而筆者亦希望藉此欄目再三提醒各位地產代理,在銷售一手住宅物業時必須保持誠實和專業的態度。
早前有傳媒報道,個別地產代理可能牽涉協助業主放售一些業主從未曾入住的資助房屋單位,引起社會關注。因此,地產代理監管局早前已向持牌人發信,提醒他們切勿參與銷售違反居住規定的資助房屋單位。筆者希望藉此欄目,再次向地產代理和公眾作出相關提醒。
不知道讀者最近有沒有乘車經過西區海底隧道,有否看見筆者工作的地產代理監管局最新戶外廣告,大字標題寫着:「境外樓花買唔買?計過風險先好買!無牌中介有風險、持牌代理有規矩!」提醒消費者如要購買境外樓花,最好先衡量風險和委託持牌地產代理。
近日有地產代理被競爭事務委員會入稟控告他們涉嫌合謀訂定佣金比率,違反《競爭條例》「第一行為守則」。由於事件已進入法律程序,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現階段不便作出評論,但筆者仍希望在此提醒業界必須遵守《競爭條例》,不得訂立任何協議或經協調做法以達致妨礙、限制或扭曲競爭的目的或效果。
最近一名代理人因違反《水務設施規例》而被判處罰款,地產代理監管局(地監局)隨即向持牌人發出通知,提醒所有地產代理在參與處理劏房租賃時,絕不可以協助業主濫收公用設施及服務的費用,否則持牌人本身便有可能違法而被判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