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置业乃人生的其中一件大事,而且所涉及的金额庞大,所以置业人士在决定购买物业之前,应细心考虑一篮子因素,包括物业的价钱、状况、地理位置、毗邻环境等。因此,视察物业是置业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
随着消费者权益的意识日益提升,市民对地产代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长远来说,要有效规管地产代理业界,只靠惩处等「硬件」并不足够。因此,监管局主席陈韵云在6年前上任时,大力提倡要「软件」升级,并提出「诚信公平可创富」的理念,务求向从业员灌输正面的信念及文化。
近日传媒报道一名疑是地产代理(简称代理),在社交网站披露他人住址,引来不少回响。地产代理监管局正跟进事件,笔者不宜多作评论,但希望借此提醒各代理,言行须守法循规,尤其是在处理客户个人资料,更须谨慎行事,否则可能触犯法例,或被监管局纪律处分。
近期一手楼市气氛炽热,吸引不少准买家入市。为免准买家受市场气氛影响而仓促入市,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监管局推出相关宣传短片,提醒准买家买一手楼签约前要想清楚。地产代理监管局也会密切留意地产代理销售新盘手法,借此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对于准备置业的消费者来说,心目中最重要的固然是找到一个合乎预算的心仪单位,然而,置业实在有太多事情需要留意,绝对不能简单地「睇啱就买」。因此,作为被消费者委托的地产代理,更加应该做好本份,尽力保障及促进客户的利益。
受惠于发展商积极推售新盘,楼市似乎有转趋活跃的迹象。地产代理要把握机会在竞争激烈的物业市场中脱颖而出,不单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懂得营销技巧,了解消费者的要求和期望,为客户提供贴心的服务。
近日传媒报道二手住宅物业盘源紧绌,不少买家急于交易,愿意即时直接缴付订金予业主。笔者提醒准买家及地产代理,无论如何心急也不可轻率,订金涉及金额不少,在缴付时应谨慎处理,否则可能会招致损失。
笔者最近阅读一些传媒报道,指个别亚洲地区楼盘受到港人追捧,但从报道看来,不少买家都在一知半解下购入当地物业。笔者希望提醒消费者,「隔山买牛」前应最少考虑三大要点。